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里的生死战环
和时间拼速度与死神抢生命——医院重症医学一科里的“生死战” 在武汉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中)、副主任宋立强在查房(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新华社武汉3月23日电题:和时间拼速度与死神抢生命——医院重症医学一科里的“生死战” 新华社记者黎云贾启龙廖君侯文坤 传染病ICU病房被称为“红区”—— 监护仪数据不断变化,嘀嗒嘀嗒,轻微作响。 电子表数字静静跳跃,一秒一秒地流失。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惊心动魄。 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新冠肺炎患者生命,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这是当前阶段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主战场湖北目前在院治疗例,其中重症例、危重症例。 分秒必急,生死决战,几乎每天都在医院ICU病房里展开,来自军队的白衣战士们,和时间拼速度,与死神抢生命。 在武汉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在询问患者的情况(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在武汉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李文放把写有注意事项的A4纸贴在患者床头(2月24日摄)。新华社发(吴浩宇摄) 为生的希望守住最后一道关口 “嘀,嘀,嘀嘀嘀……”监护仪上红灯闪烁,报警声突起。 呼叫值班医生,穿戴防护装备;跑进病房,投入抢救;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有创辅助通气……又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成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还可以再快一点!”汗水顺着张西京的护目镜往下滑,在重症监护室工作20多年的他,早已习惯和死神“抢人”的读秒节奏。 50岁的张西京,说话细声细气,走路也轻手轻脚,作为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儒雅文静的他每天都在与死神进行着惊心动魄的搏斗。 己亥岁末,庚子春始,病毒袭来,江城逢难。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市累计确诊病例例,占全国确诊病例数的六成左右。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自全国的4万多名医护力量驰援湖北,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是他们面前最艰巨的任务。 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截至3月23日,湖北重症、危重症患者已经从最高峰的突破万例,下降到现在的例。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如今已有1.4万名来自各省区市的地方援鄂医务人员陆续撤离武汉,但重症救治团队仍然留守、坚守在武医院,依然在千方百计抢救重症、危重症患者。已在武汉奋战近60个日夜的张西京,就是其中一员。 武汉蔡甸区知音湖畔,曾遍布着藕塘、土丘,一片荒芜。这里“锻造”出送瘟神、战死神的医院,会聚了来自全军的名医护人员,成为这场战“疫”一把紧急作战的尖刀。 ICU病房——这把尖刀上的刀尖,也是医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重症医学在美国等医院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自汶川地震救援以来,也日益受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eyangquexuehl.com/qynbzl/10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王绪明每日一例医疗纠纷案例分析新生儿死
- 下一篇文章: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里的生死战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