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执甲逆风行中南大学332名湘雅护
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合影。红网时刻记者张兴莎通讯员唐四元李映兰袁世平岳丽青李亚敏严谨刘少龙长沙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答案!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呼啸而至,全国4万多名医务工作者从祖国四面八方集结湖北。在近60天的时间里,湖南驰援湖北的中南大学湘雅系护理工作人员共人,争分夺秒战斗在抢救生命的战场上。在这个时代里,逆行的他们是最美的天使,是最可爱的人。主动请缨奔赴战场李丽(右)出征前与家人告别。2月6日晚,医院发出了支援武汉的集结号令。“急诊急救的多年锻炼,早就铸就了我丰富的临床危急重症护理经验,我去!”医院护理教研室副主任李丽主动请缨,医院领导决定将驰援湖北的湘雅护理旗帜交到她手中,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份生命的嘱托,更是一份生死搏击的战令。新冠肺炎暴发后,李丽全程参与筛查、病区调整、制度建立、路线安排,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她还是护理教研室副主任,熟知多部门协调的程序,熟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程序。在抗疫一线,经验丰富的她有能力应对各种困难情景。紧盯重症危险阵地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曹岚。作为一名在重症护理领域战斗了20年的老兵,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曹岚被委以重任,担任武汉协和西院湘雅病房的护士长。“要让大家有信心,必须要充分发挥重症护理专业价值,我作为重症护理老兵,理应做出表率。”2月13日,穿着厚重防护服,戴着三层防护镜的曹岚借助超声引导,成功为一名93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穿刺,通过超声评估血管的深度和直径,采用短轴穿刺法顺利地一针见血,被老奶奶直夸“湘雅的护士打针水平高”。个个都是发明家重症病房里的护理人员。战疫现场,各种困难层出不穷,湘雅护理团队发挥能动性,创新护理,就地取材解决难题。2月16日上午,医生为病危患者李先生(化名)查房时发现,患者氧合持续较长时间上不来。“而一旦低氧血症长时间多次发生,患者的各个器官保护治疗无法得到保障,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难题’。”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说。查房后,邓桂元护士长提议了一个很好的想法“自制临时尿壶”。矿泉水瓶秒变尿壶,这是降低氧耗的有效妙招。简单的矿泉水瓶,剪下瓶口,稍作设计,画上刻度,就制作完成了。“之后尿壶在整个病房都得到推广应用,小小的手工制作,可以很好地使我们的治疗理念得到落实,治疗效果得到改善。”心理抚慰缓解患者压力对确诊的患者来说,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短暂的不良情绪,更是长久的心理伤害。医院医院医疗队护理团队在护理部张慧琳副主任的带领下成立了心理护理小组。心理护理小组推出“心语心愿”团体心理治疗,鼓励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把自己最希望的、最担心的、最想表达的,勇敢地写出来,并汇成了“心语心愿”墙。2月18日,护理部副主任张慧琳、精神科护师及心理咨询师刘进,组织了8医院患者围桌而坐,开展心理辅导。倾听患者的声音,缓解其焦虑情绪,灌注希望,增加信心,鼓励大家勇敢表达爱。快速建立方舱护理管理体系深夜还在讨论护理方案的护士们。面对可怕的病毒,陌生的方舱模式,简陋的医疗条件,医院医院医疗队副队长、护理队长张慧琳胸有成竹,将医院护理管理模式与方舱实际情况相结合,初步建立“1M2C3S护理管理体系”。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强化服务和安全意识、多团队多部门有效沟通配合、改善服务等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的一套管理体系。张慧琳结合大家的优势和特长,将每个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蒋俪是眼科的一名护士长,由她主要负责排班、每日护理工作总结、开展培训等工作;刘进是精神科的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以他为主成立心理护理小组……在张慧琳的带领下,每个人都发挥出巨大潜能,方舱护理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开展整体护理的湘雅模式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领队、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钟竹青,一到驻地就投入紧张战斗中,将战疫护理人员分为6个组,划分驻地酒店感染防控区域,规范出入路线,考核穿脱防护服的实操练习等等。战疫进入相持阶段,随着对患者治疗的深入,护理方案变得更细节和完善起来,医院护理团队根据武汉战“疫”的实际提出了整体护理湘雅模式。“出院后,我要带很多鸭脖医院看你们。”“为了我们患者,你们冒着感染的危险,给了我们鼓舞!”“我知道你们是湘雅的医生,是最强的。”……这些都是患者发自肺腑的感谢,他们一同战斗,也逐渐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eyangquexuehl.com/qynbzl/11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着尊严谢幕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
- 下一篇文章: 直击抗疫一线红区边缘的守护者中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