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强医生科普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
颈部出现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8353912.html Q我的孩子出生时因脐带绕颈窒息了3分钟,出生后5分钟阿氏评分5分,当时检查有轻度颅内出血,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治疗出院后医生让我注意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高度警惕脑性瘫痪的发生,如果有问题应及早干预。我很担心孩子会不会落下残疾。怎么办? A这位医生说得非常对。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后、出生时及脑发育早期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损害了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内出现,除瘫痪外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中枢性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脑瘫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大体有三方面因素: ●产前因素。母亲怀孕时受到感染,例如,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以及弓形体感染,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RH因子不合);母亲患糖尿病、妊娠毒血症、遗传病。 ●产时因素。主要是难产造成的产伤:胎头吸引、胎位不正、脐带绕颈、臀位、产程过长等引起新生儿脑缺氧所致。 ●出生后因素。新生儿各种感染、高热、核黄疸、重症肺炎、头部外伤、颅内出血等。 窒息使体内血液不能及时与外界气体交换,造成体内各组织供氧供血不足,尤其是大脑对缺氧缺血最为敏感。缺氧缺血会造成脑水肿,神经细胞肿胀,继而坏死、液化。另外,缺氧缺血使得微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颅内出血,而颅内出血又压迫了脑细胞,使脑细胞受到伤害。 孩子因为生后窒息3分钟,出生后5分钟阿氏评分5分(请参见本书“新生儿阿氏评分”相关内容),医生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备发生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虽然经过抢救治疗,但是脑组织的损伤程度、损伤的部位需要做进一步诊断,以便于指导以后如何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但是脑瘫的早期诊断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医学界认为,脑瘫早期诊断一般是指对出生后0~6个月或0~9个月的婴儿的脑瘫诊断,其中0~3个月的诊断又称超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患儿得到早期治疗。这是因为人类神经系统早期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说具有可变性和代偿性。可变性是指大脑内的某些神经细胞的特殊功能可以变动。代偿性是指一些神经细胞能代替另一些神经细胞的功能,在神经细胞损伤或破坏以后可以得到功能的恢复。人的年龄越小,受伤的大脑代偿能力越强。如果对于可能发生脑瘫的高危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促进其恢复,对于防止脑瘫发生或减轻发生的程度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发现较晚,失去了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时机,一旦脑组织发育成熟再进行治疗,其收效微乎其微。 如何发现小儿的异常呢?如果孩子出生前后具有发生脑瘫的高危因素,医院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2月龄不会和妈妈对视,逗引不会笑。 ●3月龄不会发声,仰卧位头眼不能水平追视移动玩具转动°;俯卧位抬头不能达45°;下肢僵硬,换尿布困难;肌张力低下,身体发软;自发运动减少;单侧肢体活动比对侧减少。 ●4月龄坐位时头向后仰;不会转头向声源;手紧握拳不松开;俯卧位不能抬头;下肢屈曲;臀高于头。 ●5月龄不会翻身;不会用手将物品放进嘴里。 ●6月龄不会扶坐;不会主动拿物体;不会笑出声;发音少;对照顾他的人漠不关心。 ●6~7月龄迈剪刀步(迈步时两腿交叉)。 ●8月龄不会独坐;不会双手传递玩具;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听到声音无应答。 ●10~12月龄不会爬;不会扶站和扶走;不会拇指、食指对捏,抓小物品;不会听语言用动作表示,例如用摆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不能有意或无意发“妈妈”和“爸爸”音。 ●18月龄不会独走;不会有意识叫“爸爸”和“妈妈”;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不能讲5个单词;不会模仿动作或发音。 ●2岁不会扶栏上楼梯(台阶);不会跑;不会使用2个词的句子;无有意义的语言;不会用匙吃饭。 ●2岁半走路经常跌倒;兴趣单一,刻板;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不会示意大小便。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上所列情况,应及早找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检查,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 TIPS:什么是肌张力高 曾有妈妈问我:“我的孩子3个多月,儿保医生检查说他下肢肌张力高不能接种疫苗,搞得我十分紧张。我的孩子吃和玩耍都正常,一逗就笑出声来。平时我们摸着孩子的双腿也不僵硬,怎么会是肌张力高呢?” 其实,肌张力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肌肉比较僵硬,活动时感到运动受限。很多家长一听孩子肌张力高就很紧张,因为他们往往是把肌张力高与脑瘫联系在一起了。其实,有一些孩子在接受医生检查时,往往表现为肌张力紧张,这是因为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和医生检查十分敏感,而且会哭闹不已,哭闹时可以表现为下肢过度伸展僵硬,往往被一些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误认为是肌张力高。肌张力高的孩子,足背屈角(扶着婴儿的腿伸直,使足背屈向小腿,用手掌按住足底,足背和小腿前侧形成的角,正常≤70°)往往≥90°,但是当这些孩子自由活动时,四肢活动表现得十分灵活,下肢伸屈动作,包括踝关节活动自如,同时,足背屈角≤70°。只要孩子没有异常生产史,其胎儿期没有宫内缺氧表现,出生后孩子的大运动符合其发育的规律,家长无须担心,也是可以接种疫苗的。 文章摘自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 专家简介 谢克强,儿科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儿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曾任大儿科主任(普儿和新生儿)近十年,阳江市医学会儿科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曾先后医院进修普儿和新生儿。经常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儿科学术会议。掌握了儿科最新的诊疗技术,对儿科(普儿和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善长咳嗽、哮喘、发热、腹泻、腹痛、发育、营养不良等相关方面疾病的治疗!对儿科的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一定的造诣。 致力于儿科科普知识,防病、治病、健康教育。做宝妈、宝爸可以信赖的朋友,为宝宝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本人看病原则:能门诊,不住院;能吃药,不打针;绝不乱用、滥用激素、抗生素。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问题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eyangquexuehl.com/xsecsqy/10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正堂补给藏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 下一篇文章: 公益帮帮我让我儿子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