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周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只有1.9kg,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胃大弯处的缺口全长15cm,几乎整个胃部都是打开的,同时伴随脑缺氧,生命危在旦夕!就是这样一名一出生就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可怜宝宝,最终却幸运的活了下来,并且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的长大!

这一切都是得医院东营分院(即“医院”,下称“医院”)小儿外科的副主任顾涛!

5月,医院小儿外科接诊医院转来的出生仅仅半天的早产宝宝。这名宝宝是一对双胞胎兄弟里的一个,出生后即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医院的儿科。上呼吸机治疗后发现,患儿呼吸困难的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气体都积蓄在腹腔内。该医院的医生初步判断患儿有外科疾病,建议患儿家人,赶紧将患儿转院到医院。

医院小儿外科的副主任顾涛接诊后发现,患儿因为早产,营养不良,同时伴随缺血缺氧脑病,通过腹部立位X线检查,发现患儿膈下见大量游离气体,明显是消化系统有穿孔甚至缺损。而且,检查未发现正常胃泡影,高度怀疑胃破裂。顾涛主任做出初步诊断: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顾涛主任从事小儿外科已经十几年了,处理各种小儿外科疾病及手术,可谓身经百战,看到这名患儿的情况,也不禁眉头紧锁:此时宝宝出生已经十二小时,早产体弱加上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危重,手术刻不容缓。

但马上要手术了,患儿的家属出现疑义。原来,这个宝宝是家里的二胎,除了这对双胞胎兄弟以外,家里还有个大儿子,家庭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家属担心患儿的手术风险太大,如果手术不成功,耽误人力财力,还不如放弃这个,全力救治另一个早产的兄弟。

顾涛主任本着医者仁心,耐心解释:这个宝宝的情况虽然危急,但是,因为发现送医及时,还是有很大几率可以救活的。而且缺氧时间不长,对孩子大脑的伤害并不严重,幼儿的胃部及大脑都有很强的恢复能力,越是年幼的孩子救治及时,后遗症的风险越小。经过顾涛主任的解释,家属们了解了手术风险及后遗症的风险,终于表示同意手术。

因为顾涛主任的争分夺秒,患儿从入院检查到进入手术室,仅仅间隔40分钟!

手术进行的非常艰难,术中证实患儿确实是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而且患儿的胃大弯处缺损严重,全长15cm的缺口,几乎整个胃部都是打开的。因为部分组织已经坏死,顾主任为患儿切除了80%的胃部,之后再将缺损的胃部仔细修补起来。对于这个不足四斤的小小患儿来说,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经过2小时30分的艰难手术,孩子才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手术者自左向右:顾涛、住院医师王建林、护士吴盼盼、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王天怡

患儿术后8天,进食后无不良反应。顾主任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再一次从死神手里,抢夺回来一条宝贵的生命!

顾涛主任后来总结说:

“体重低于2kg的早产儿手术风险非常大。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本身又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小儿外科疾病。因为新生儿外科疾病通常都具有隐蔽性,往往等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延误了病情。但这个孩子比较幸运,他的情况发现的非常及时,转院就诊及时、手术及时。虽然胃部切除了80%,但幼儿胃部有很强大的再生能力,完全不影响孩子以后的身体发育。这个宝宝以后可以跟他的兄弟们一样健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eyangquexuehl.com/xslqxqy/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