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发生前有哪些症状
低血压 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于透析相关的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50%。 即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收缩压降至90mmHg一下,多出现于透析的初始或后1—2小时内,临床上可表现出一系列的前驱症状。 血透 低血压预警信号 1 出汗伴恶心呕吐 多由于超滤量过多或超滤速度过快引起血容量下降所致。患者表现为焦虑、出汗,自诉无力,胸闷不适、烦热,应警惕低血压的发生。如不及时处理随即患者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即已发生低血压。 2 肌肉痉挛 透析发生率为10%~15%。由于超滤过多过快,循环血量减少和肌肉脱水过多有关。多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数小时内,表现为: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俗称抽筋),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发生的同时或随后即有血压下降,一般可持续数分钟。 3 口渴,声音嘶哑 多发生于患者体重控制不理想,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的患者。特别是:上机前短时间内饮用大量的水,当血管内的水分被脱出,血管外组织间隙的水不能及时转移到血管内,导致超滤量大于组织液的回流量,患者自感极度口渴、烦热、说话声音沙哑,警惕血压即将下降或已开始下降。 4 眼球干涩,凹陷 常发生于初始阶段透析的年轻患者。在没有掌握好干体重的情况下,超滤率设定过大,再出现负超值时,机体各方面处于代偿阶段时,眼球会出现干涩不适、凹陷伴口渴,应警惕低血压即将发生。 5 腹痛,便意感 多发生于贫血、糖尿病、基础血压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患者自诉腹部疼痛、有便意,似伤食腹泻感,症状反应急,患者往往要求立即停机排便,但多无大便排出。当血液回输入体内,症状随即减弱或消失。重新上机要及时调整透析参数,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6 打哈欠 多发生于透析3-4小时内,由于超滤量过多,血液循环量减少,供应于脑组织的血液量相对不足,患者往往频频打哈欠。而频繁打哈欠时,监测血压并无大的变化,常常瞬间低血压即发生,且程度严重,患者常伴呕吐,大汗,甚至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应予以高度警惕。 7 头晕、头痛 多发生于老年体弱或糖尿病患者。患者心脏代偿不全,血浆再充盈不足,静脉容量扩张,动脉张力降低等。当将体内血液的一部分引出进行体外循环时,则造成脑缺血缺氧引起头晕、头痛。随即可能会发生低血压。 8 糖尿病低血糖 另外糖尿病患者为防止透析中低血糖的发生,透析中过多过快的进食食物,使胃部血管扩张,血液分流,引起短暂性的供血不足,患者往往首先表现为头晕、头痛,之后应警惕低血压的发生。 血透·低血压的护理干预 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等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导致透析超滤量大于体重过的4%—6%,导致超滤比率过大引起低血压发生。 低血压·护理措施如下 1、维持血容量 减少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控制饮水量,限制饮食中钠盐的摄取(<3g/d),最好使用有容量超滤控制的血液透析机监测血容量和联机清除率,避免过度超滤使血容量下降。 2、调整透析处方 掌握好患者的干体重、超滤率,必要时可延长透析时间,增加透析次数,采用序贯或钠梯度超滤的血液透析,低温透析等。 3、提高心血管反应 改善血管收缩性,治疗充血性心衰,提高血浆清蛋白水平,合理应用降压药。 4、药物干预 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透析前停服一次降压药,必要时于透析开始时15—30分钟服用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通过收缩静脉和动脉升高血压,可有效预防和改善透析中的低血压的症状和严重程度。 总结 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除引起临床症状外,严重者还可导致血管通路阻塞及透析终止。并且是非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和非阻塞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率增加。 临床工作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及早发现患者低血压发生的预警信号,及时处理,控制和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确保透析过程顺利完成,从而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1 作者备注 原标题:《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低血压发生的预警信号及护理》;作者:朱鸿丽(医院肾内科);发表于:《中外健康文摘》年07卷34期。 2 参考资料 1、梅长林,叶朝阳,戎殳,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年;2、梅长林,叶朝阳,赵学哲,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年。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eyangquexuehl.com/xslqxqy/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儿科疾病高发,郑州哪些儿科大咖擅长哪些疾
- 下一篇文章: 日行万步毁全身,专家走路千万别超这个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