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等宝宝因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后可能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后遗症发生,严重时可能造成各种残疾的发生,生活质量降低。为了宝宝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干预,有效降低各种残疾发生率,改善健康结局,管理势在必行。

这些可能有不良的健康结局的宝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危儿。

那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在母亲孕期和(或)分娩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如早产、低体重、围产窒息、持续低氧、颅内出血、严重低血糖、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等,导致出生后需要观察监护的宝宝。

高危因素包括哪些?

胎儿期:如母孕早期先兆流产、胎儿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等疾病,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孕期感染。

分娩期:产时窒息、脐带绕颈、缺氧、难产、产伤、剖宫产等。

新生儿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高危儿包括哪些宝宝?

早产,胎龄37周

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g;

围产期窒息,包括宫内窘迫和生后Apgar评分0-7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Ⅲ~Ⅳ级)

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

高危产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所生的新生儿

出生后患病的,如低血糖、重症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等

高危儿家庭照护中可发现的异常并需要就诊的早期表现有:

护理时婴儿手脚经常用力伸直或屈曲,好像“很有力”;

满月后婴儿头总往后仰,不能竖头;

3个月婴儿俯卧位不能抬头;

4个月婴儿紧握拳,拇指内收,不伸手抓物;

5个月婴儿俯卧位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6个月婴儿扶站时,脚尖着地(尖足);

7个月婴儿不能发ba、ma音;

8个月婴儿不能独坐;

婴儿头和手频繁抖动,左右两侧肢体活动不对称;

不能好好地看面前的玩具或对声音反应差;

婴儿经常哭闹不安,喂养困难。

对照以上这些描述,如果宝宝符合高危儿的范畴,就需要在医疗机构的高危儿门诊随访,定期检查宝宝体格、运动、智力及社交等发育情况,一旦出现发育落后或者偏离,就要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eyangquexuehl.com/xslqxqy/9806.html